人工耳蝸(Cochlear Implant)
是一種電子裝置,由體外言語處理器將聲音轉換為一定編碼形式的電信號,通過植入體內的電極系統直接興奮聽神經來恢復或重建聾人的聽覺功能。近年來,隨著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語音學、電生理學、材料學、耳顯微外科學的發展,人工耳蝸已經從實驗研究進入臨床應用。現在全世界已把人工耳蝸作為治療重度聾至全聾的常規方法。人工耳蝸是三類醫療器械,分為外部處理器和植入體兩部分,植入體需要手術植入。大概的工作原理是外部處理器接受聲音后處理,發射信號到植入體,植入體通過電流直接刺激聽神經。”電“刺激,是聽到聲音的途徑。澳大利亞人工耳蝸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完全替代一個器官的”人工器官“。人工耳蝸是“人工耳”,替代耳朵。
助聽器(Hearing Aid)
是一個有助于聽力殘疾者改善聽覺障礙,進而提高與他人會話交際能力的工具、設備、裝置和儀器等。助聽器有電力的和非電力的兩類,后者目前已被廢棄。前者又有電子管式和晶體管式兩種。晶體管式助聽器最為靈巧輕便,于1950年問世后已取代電子管式而被普遍采用。廣義上講凡能有效地把聲音傳入耳朵的各種裝置都可以看作為助聽器,狹義上講助聽器就是一個電聲放大器,通過它將聲音放大使聾人聽到了原來聽不清楚,聽不到的聲音,這種裝置就是助聽器。助聽器是一個放大器,對聲音進行放大處理,通過鼓膜、聽骨鏈、耳蝸、聽神經到達大腦,算是耳朵的“增強設備”。
失聰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內耳外傷疾病或者其他的問題。而導致聽神經受傷,使病人突然或漸漸失去聽覺。人工耳蝸可以避開這些受傷或疾病的部分,直接刺激聽神經,使病人能有足以使用的聽力。這是一般助聽器無法提供的。人工耳蝸適合任何年齡層,不管是長久以來有聽覺障礙或是從小就失聰的人,經術前評估適合者都可憑借人工耳蝸重獲聽力。人工耳蝸會獲得一般正常的聽覺,它可讓患者聽到環境中大部分的聲音以及一般音量說話的聲音。經過適當的言語康復后,許多使用者,不需要讀唇就能了解別人的話。而大部分的人溝通能力也因此增強,因為他們熟悉了這種裝置并發展出新的聽覺技巧。 目前一般認為90分貝以下,助聽器可以有效助聽。90分貝以上,助聽器補償效果有限,通常建議做人工耳蝸。
如何區別人工耳蝸和助聽器?
1、人工耳蝸是通過電刺激直接刺激耳蝸的聽覺毛細胞,傳遞電信號到大腦,形成聲音;而助聽器是通過放大聽到的聲音,增強音量來補償聽力。
2、人工耳蝸是需要通過手術植入到皮下的;而助聽器通常只需要塞入耳道等佩戴方式。
3、人工耳蝸是補償重度至極重度耳聾的聽力損失;而助聽器最多只能補償到重度聽力損失。人工耳蝸聽得更清楚些,年齡越小,效果越好。若進行聽力康復訓練,基本上可以和健聽人溝通無礙。
選擇植入人工耳蝸還是選擇驗配助聽器,這要取決于聽力的損失程度和聽力損失的類型。